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百科

擅自转移被查封物品  “重庆凌源”被处罚 执法人员立即前往现场检查

发布时间:2025-05-13 10:04:51 作者:y 点击:5 【 字体:

中国消费者报重庆讯张梦龙 记者刘文新)重庆凌源建设有限公司擅自转移被查封的重庆凌源不合格物品,涉案金额20.16万元,擅自重庆市璧山区市场监管局认定该行为违反《产品质量法》相关规定,转移近日对其处以被转移物品货值金额两倍的被查p被罚款。

今年初,封物璧山区市场监管局接到举报称,处罚重庆凌源建设有限公司的重庆凌源建设工地上堆放有疑似不合格的聚丙烯缠绕结构壁管。执法人员立即前往现场检查,擅自发现该公司建设工地上堆放有两种规格的转移聚丙烯缠绕结构壁管,上面无任何标识。被查p被该公司提供了产品检验合格报告、封物产品合格证以及《产品购销合同》。处罚购销合同显示供方为重庆某管道有限公司,重庆凌源需方为重庆凌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合格证上标注有“执行标准GB/T 35451.2-2018”等字样,擅自然而,转移技术人员现场检测发现,上述产品并不符合合格证上的执行标准要求,涉嫌存在质量问题。执法人员依法将上述产品查封在建设工地上,并抽取部分样品送检。

经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检测,确定抽样产品为不合格产品。执法人员将检验结果告知书和检验报告送到建设工地时发现,此前被查封的物品已不在现场,只留有部分备样物品。经查,该公司擅自在物品查封期限内将查封的物品转移,货值金额达20.16万元。

璧山区市场监管局认为,该公司的行为违反了《产品质量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属于“隐匿、转移、变卖、损毁被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查封、扣押的物品”的违法行为。近日,璧山区市场监管局对该公司处以被转移物品货值金额两倍的罚款,即40.32万元。

据介绍,该擅自转移被查封物品案为重庆市市场监管系统首例。强制性是行政主体以国家强制力对相对人的人身自由、财物、行为等采取的无法反抗或不得违抗的强制性行为。行政机关依法采取强制性措施,是法律赋予行政机关的权力,是行政机关维护正常的行政管理秩序,及时防止危害社会的行为发生或扩大的必要手段。本案中,该公司明知市场监管部门已经对相关物品实施了查封仍擅自转移,是破坏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对其进行处罚,是保障法律实施,维护法律权威和行政管理秩序的必要举措。

涉案物品被查封在工地上。张梦龙/摄

责任编辑:赵英男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大排查行动!关于六安市场消费问题

大排查行动!关于六安市场消费问题
大排查行动!关于六安市场消费问题 编辑:文竹 来源:本网原创 ...

合同陷阱 随意增项 警惕房屋装修四大套路

合同陷阱 随意增项 警惕房屋装修四大套路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房子的装修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市场上各家装修公司的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以致近年来涉及装修的纠纷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近日,上海市浦东新区消 ...

江苏淮安消保委开展口腔医院消费调查 六成消费者认为收费不透明

江苏淮安消保委开展口腔医院消费调查 六成消费者认为收费不透明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薛庆元)为了解消费者选择口腔医院的考虑因素,近日,江苏省淮安市消保委开展了口腔医院消费调查活动,活动共收集到19652位该市消费者的答卷。私立口腔医院满意度较低据悉,本次消费调查 ...

“放心消费在山东”全国融媒体齐鲁行在济南市启动

“放心消费在山东”全国融媒体齐鲁行在济南市启动
中国消费者报济南讯记者尹训银)12月3日,由山东省市场监管局主办的“放心消费在山东”全国融媒体齐鲁行活动在济南正式启动,山东省市场监管局一级巡视员朱昆峰出席启动仪式并为活动授旗 ...

首批养老专业本科生毕业,他们的就业形势如何?

首批养老专业本科生毕业,他们的就业形势如何?
首批养老专业本科生毕业,他们的就业形势如何? 编辑:汤晓雪 来源:央 ...

警惕!激光笔直射眼睛可致儿童视力永久性下降

警惕!激光笔直射眼睛可致儿童视力永久性下降
中国消费者报南昌讯(记者朱海)近年来,儿童误用激光笔(激光指示器),致使视力永久性下降、皮肤灼伤的事故时有发生。12月17日,江西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江西省教育厅联合发布紧急消费警示,提醒广大家长 ...

上海市消保委:近七成受测APP广告“关不掉” 微信个性化广告关闭需13个步骤

上海市消保委:近七成受测APP广告“关不掉” 微信个性化广告关闭需13个步骤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刘浩)广告行为在消费者使用移动互联网应用以下简称APP)过程中频繁出现,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干扰十分明显,甚至影响消费者体验、引起消费者反感。12月16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 ...

杭州互联网法院依据《民法典》判决首例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

杭州互联网法院依据《民法典》判决首例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近日,杭州互联网法院依法公开审理并宣判一起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判决被告人孙某支付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赔偿款3.4万元,专门用于信息安全保护或个人信息保护等公益事项,并在《浙 ...

全国公安机关已侦办网络谣言类案件4800余起 关停违法违规账号3.4万个

全国公安机关已侦办网络谣言类案件4800余起 关停违法违规账号3.4万个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武晓莉)当下,受“流量经济”刺激,网络谣言的内容广度、传播速度、更新频率、影响范围以及社会危害性等显著增强。12月22日,公安部通报了全国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整治网络谣言违法犯罪 ...

网购食品、航空餐出问题谁担责?这个司法解释守护“舌尖安全”

网购食品、航空餐出问题谁担责?这个司法解释守护“舌尖安全”
新华网北京12月9日电于子茹)食品安全无小事。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仍屡禁不止。最高法9日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安全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剑指食品安 ...

破解二手交易乱象 江苏消保委约谈12家二手交易平台

破解二手交易乱象 江苏消保委约谈12家二手交易平台
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史晔记者薛庆元)近年来,网络二手交易平台发展迅速,但由于门槛过低、管理不到位,频频出现买卖假货、盗版、内容涉嫌色情低俗、钓鱼诈骗、非法销售“赃物”等乱象。江苏 ...

合同陷阱 随意增项 警惕房屋装修四大套路

合同陷阱 随意增项 警惕房屋装修四大套路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房子的装修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市场上各家装修公司的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以致近年来涉及装修的纠纷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近日,上海市浦东新区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