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13 10:04:51 作者:y 点击:5 【 字体:大中小 】
中国消费者报重庆讯(张梦龙 记者刘文新)重庆凌源建设有限公司擅自转移被查封的重庆凌源不合格物品,涉案金额20.16万元,擅自重庆市璧山区市场监管局认定该行为违反《产品质量法》相关规定,转移近日对其处以被转移物品货值金额两倍的被查p被罚款。
今年初,封物璧山区市场监管局接到举报称,处罚重庆凌源建设有限公司的重庆凌源建设工地上堆放有疑似不合格的聚丙烯缠绕结构壁管。执法人员立即前往现场检查,擅自发现该公司建设工地上堆放有两种规格的转移聚丙烯缠绕结构壁管,上面无任何标识。被查p被该公司提供了产品检验合格报告、封物产品合格证以及《产品购销合同》。处罚购销合同显示供方为重庆某管道有限公司,重庆凌源需方为重庆凌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合格证上标注有“执行标准GB/T 35451.2-2018”等字样,擅自然而,转移技术人员现场检测发现,上述产品并不符合合格证上的执行标准要求,涉嫌存在质量问题。执法人员依法将上述产品查封在建设工地上,并抽取部分样品送检。
经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检测,确定抽样产品为不合格产品。执法人员将检验结果告知书和检验报告送到建设工地时发现,此前被查封的物品已不在现场,只留有部分备样物品。经查,该公司擅自在物品查封期限内将查封的物品转移,货值金额达20.16万元。
璧山区市场监管局认为,该公司的行为违反了《产品质量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属于“隐匿、转移、变卖、损毁被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查封、扣押的物品”的违法行为。近日,璧山区市场监管局对该公司处以被转移物品货值金额两倍的罚款,即40.32万元。
据介绍,该擅自转移被查封物品案为重庆市市场监管系统首例。强制性是行政主体以国家强制力对相对人的人身自由、财物、行为等采取的无法反抗或不得违抗的强制性行为。行政机关依法采取强制性措施,是法律赋予行政机关的权力,是行政机关维护正常的行政管理秩序,及时防止危害社会的行为发生或扩大的必要手段。本案中,该公司明知市场监管部门已经对相关物品实施了查封仍擅自转移,是破坏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对其进行处罚,是保障法律实施,维护法律权威和行政管理秩序的必要举措。
涉案物品被查封在工地上。张梦龙/摄
责任编辑:赵英男市七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四十次主任会议_
淘宝网店诱导线下交易 佛山市消委会公开劝喻阿里巴巴担责
“米扬丽格”美容机构被疑偷梁换柱 “进口鼻”歪成了“国产鼻”
福建欧艾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
生育“小险种”守护女职工“稳稳的幸福”
《教辅类APP使用状况及满意度评价调查报告》
福建召回3320副消防接口 涉及6家企业
预订机票日期出错 乘客诉国航要求赔偿损失
宿州市多举措做强做优“甜蜜产业”
天津消协:订餐服务勿选环城利海公司
“3000积分抢茅台”频遭网络故障 消费者是薅羊毛还是被割韭菜
陕西消协发布2020 消费投诉分析 建议谨慎选择童盟托管等商家
大排查行动!关于六安市场消费问题
合同陷阱 随意增项 警惕房屋装修四大套路
江苏淮安消保委开展口腔医院消费调查 六成消费者认为收费不透明
“放心消费在山东”全国融媒体齐鲁行在济南市启动
首批养老专业本科生毕业,他们的就业形势如何?
警惕!激光笔直射眼睛可致儿童视力永久性下降
上海市消保委:近七成受测APP广告“关不掉” 微信个性化广告关闭需13个步骤
杭州互联网法院依据《民法典》判决首例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
全国公安机关已侦办网络谣言类案件4800余起 关停违法违规账号3.4万个
网购食品、航空餐出问题谁担责?这个司法解释守护“舌尖安全”
破解二手交易乱象 江苏消保委约谈12家二手交易平台
合同陷阱 随意增项 警惕房屋装修四大套路